Why join the Navy . . . if you can be a Pirate? - Steve Jobs

由一張相片說起

首頁的相片應該(?)是兩年前在峇里島拍下的,那片海實在是清澈得無話可說。

今天我沒甚麼特別想說的題目,就隨著意識流想到哪裡寫到哪裡吧。

看著首頁那張相片(我曾將此照片命名為「愛如潮水」),思潮去了又來,面對海洋,無論你是一個平凡人,還是甚麼強人,也要屈服於大自然的力量之下,一場海嘯,證實人類是多麼的渺小,多麼的無力。

人的一生,自己可以控制的事情遠比不能控制的少。假若能做好自己的本份,盡過力,那就算不錯了,企圖去掌握自己不能掌握的事,例如企圖令別人認同自己的想法、或認為自己如何,別人也應當如何,諸如此類,是徒勞無功的。就如你自己不吸煙,也不能期望別人不吸煙,就算對方是你的兒子 – 除非你威嚇他會扣他零用錢,但那是另一回事。

繼續隨意識流自由地隨心而發 – 能做好自己的部份,就已經很足夠,世事往往不是自己能夠掌握的。所以在一天的24小時中,最好花大部份時間去管自己的事,而不是別人的事。「關心」自己所愛的人是自己的事,「八掛」自己所愛的人則不然 – 那是去管別人的事,那註定是徒勞無功,有害無益。

一天24小時實在不夠。以前一天睡4小時,有20小時做其他事,到周末才睡飽,時間還算夠用。現在平均睡7小時,精神沒學生時期般集中,還有很多瑣事圍繞在身邊,時間真的不夠用。曾經有個網頁,有個倒數時鐘,可以知道自己大概還有多少日子就會死亡,我覺得蠻有意思。學生時代只會覺得時間太多不知如何打發,覺得未來一片曙光,前途無可限量,自己更是天下無敵 – 也許這就是青春。

年輕人心中會有一團火,隨時爆發,但經歲月磨練,那團火會被現實的冷水澆滅。不認命不服輸的人會保留著那團火,把那團火隱藏得很秘密 – 有時秘密得連自己都不記得放了在哪裡。我想說的是,只有清楚知道自己那團火還未熄滅的人,只有保留著那瘋狂的火的一群人,才是推動人類前進的人。

無自制地放縱思想,意識流繼續。有一個人喚醒了很多中國人「內心那團火」,那人叫做周星馳,但有時我會想,那個人究竟是周星馳,還是「醬爆」?

怎樣也好,無容置疑,周生的電影的確帶頭推動了時代,就如Steve Jobs推動了個人電腦,Bill Gates推動了軟體革命。

The people who are crazy enough to think they can change the world, are the ones who do.

Think Different – 比起Think-outside-the-box更精簡,也更搶耳。

Think Different不是叫你標奇立異,而是叫你思考 – 「還有甚麼可能性」?還有沒有一些可能性是未被提出過的?

意識由左腦去到右腦,右腦去到左腦 – 左腦發揮思考,右腦發揮創意 – 這是奶粉廣告所說的,我無法判斷這個說法的真偽,我只知道,我思考的時候,根本不用理會用的是左腦還是右腦。Aggressive yet achievable – 眼光不要窄,野心不要太小 – 但也不能一廂情願。High risk, high gain,這是創業定律。一項投資若是high risk, low gain的話,不如去炒股票。

近來在所謂「香港Blogsphere」內,存著很多戾氣。其實所謂「香港blogsphere」可說是香港比較早用blog的一群人,blog是用來給自己寫文的,是很個人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見解絕對正常,其實也沒甚麼好爭拗,始終blog是私人地方,就如甲家慣常將廁板拉起,但乙家卻說放下才是正確,也沒可能因為乙到訪甲家時爭拗一論後,甲家以後就會放下廁板吧 – 想到這裡我又覺得,一天24小時已不夠用,還是用來做自己的事比較化算。

追加一項,其實「推動blog文化」是否有其實際需要?blog隨處可見,隨時可開,若真的有用,自然有人會用,沒用的話,怎樣推也推不動 – 有沒有見過人說「推動xanga文化」?若學生哥覺得xanga有用,自然會去開一個,不用怎樣推動,也自然有很多人用。

可樂是思考力的泉源(不用認真研究這斷言的真確性 ),幾天沒飲可樂,今天飲了後大量意識就從腦內跑了出來,怪不得股神畢菲特長期持可樂股份,他的忘年老友標雞也早在十幾年前已定下公司內免費供應可樂的規矩。

若不故意「埋尾」,這種意識流文章可以一直寫下去,因為沒寫下的時候,意識仍然繼續。

若要故意「埋尾」,卻比隨著意識繼續寫更困難,所以也無所謂埋不埋尾了。

意停,手停。

Keith Li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