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join the Navy . . . if you can be a Pirate? - Steve Jobs

iPad與第一代iPhone

未入正題,先看看蔡瀾先生於2007年初發表的散文:

名采論壇
E18 蘋果日報 蔡瀾
2007-01-19

草草不工

iPhone

「蘋果推出了iPhone,你一向追開手機,有沒有興趣?」友人問。我搖搖頭:「沒興趣。」「比你用的Sony Ericsson M600i先進呀!」我點點頭:「但是也比M600i的體積大。」「可以用輕觸畫面來輸入。」「M600i也是手觸命令的。」「它結合了iPod,可以聽 音樂。」「我沒有聽音樂的習慣。」「是的,我忘記了,你只喜歡聽錄音書,在iPod裏也可以聽錄音書呀!」「iPod我用過,的確輕便,但它是設計來聽音 樂的,不能把長篇故事一段段斬開,我聽書,聽到一半停下來,要找回那一段時,找個半天。」「iPhone上網,聽說很快。」「上網最快的,到現在還是黑莓 Blackberry,M600i自知不足,已向黑莓購買了這項新科技的版權,裝在機上,我沒有機會和iPhone比較過誰是最快,但我相信差不到幾 秒。」「至少iPhone有個相機,M600i沒有。」「我一向主張聽電話和拍照片應分開兩架機來用,iPhone還有很多缺點,像我到日本鄉下,要查電 郵我查不到,因為iPhone不支援3G網絡。美國人一向自傲,根本不重視亞洲那麼一個鉅大的市場,最大的致命傷,還是iPhone不能用中文。」「也許 到了二○○八年,在香港買得到時,已有第二代,可以支援中文了。你在美國有很多朋友,請他們買一架回來,iPhone有很多缺點,但也可以向別人炫耀一 下。」「到了這個階段,還需要用手機來炫耀,是件很可憐的事。」我說。

第一代iPhone於2007年1月9日在Macworld公佈,蔡瀾先生這篇文章發表於2007年1月19日,當時持相似論調的人不少,以上這篇文章頗具代表性。而很明顯地,當時大家只能從Macworld的錄像來想像iPhone是甚麼玩意,但事實上很多人卻以為自己「已經知道」iPhone是甚麼玩意。

這令我感到,今天iPad的情況,意見同樣是各走極端,但唱衰的意見大部份都是以技術角度出發,說沒有這個功能沒有哪個功能等等,根本沒想過其實iPad是要來「用」的,沒有Multi-tasking不會令iPad變成廢物,所謂「放大了的iPod Touch」也是不合理的批判 – 如果放大了會變得更好用、更多用途、可以寫出以往因大小限制而做不出的程式應用,那麼「放大」是一個「突破界限」的革命,難道「放大」了會令iPad變成廢物?

看見今天不少對iPad的言論,我便會想起iPhone第一代推出時的情況。

Keith Li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