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五月起心情一直很燥.
公司已經營運了兩年, 今年對投資者承諾的業績亦已達標, 已是時候改變心態, 不再「慳到盡」和「賺到盡」. 產品好, 服務好, 生意自然會來, 這是最根本最簡單的道理, 所以第一件事我們就要投放資源在提升產品質素和顧客服務上面.
第二件事當然要把公司的門面 – 自己的Website做好, 令潛在客戶有良好印像, 有信心將project交給我們, 亦可反映出我們對自己的要求. 我們肯定不會是全行最平, 但一定要做到全行最好. 不止產品好, 服務也要好. 作為客戶, 很多時分辨不出技術上的差別, 卻一定分得出哪家服務較好, 所以輸了服務, 也就輸了生意, 還輸了口碑.
一間公司要成功, 在我眼中其實只要做好三件事:
- Product Excellence
- Customer Focus
- Marketing Oriented
多麼基本, 多麼簡單的道理! 正如李天命所言: 「做人通常只需要幾條粗枝大葉的守則,甚至光是幾條《童子軍守則》,如果真能落實履行,就已是很好的了… 哪裏需要先講一大套倫理學理論呢?」
我讀post grad的時候用了大部份時間去研究Michael Porter的Competitive Strategy. 其實講到最終, 就是一句: 「比對手做得好」.
只要產品比人好, 服務比人好, 宣傳比人好, 哪有不成功的可能?
現在公司生意算是上了軌道, 但我卻不能做好三點最簡單的事, 所以心情燥得不得了. 生意查詢雖然一直有, 但我們卻不夠人手去處理. 不斷出廣告請Sales, 合適的不是嫌我們公司太小就是嫌底薪太低(其實出手已不算低). 這個年頭怎麼了? 我們不介意付出超級優厚的佣金, 也幾乎可以保證不愁沒生意 – 老實說如果我要出commission給自己的話, 今年可以買跑車了 .
我實在兼顧不了那麼多事情, 到了這個規模, 實在不可能一個人做所有事, 應付所有新舊客戶和合作伙伴. 或者真的要改變招聘策略, 實行高底薪低佣金. 而另一件令我燥的事, 就是等待中的公司網頁. 我知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 但這是第一重要的事. 小公司在很多方面難敵大集團, 而網頁就是能夠「四兩撥千根」的利器, 這是Competitive Advantage, 我實在很希望盡快完成.
在Marketing方面也是. 我明知很多應該做的事要做, 但太多沒有做到. Marketing是有時限的, 如果產品推出而Marketing遲了或早了出街, 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 但因為Marketing正正是三件大事中排行最尾, 所以很多時為了做其他事而錯失良機. 其實公司要再進一步, 一定要搞好Marketing, 不能再靠口耳相傳、「搭上搭」或cold call去找生意, 一日call得幾多人? 變成prospect或client的得幾多個?
現在只有兩條路線可走, 一是控制規模, 招聘最少的人, 爭取最大利潤 – 這是我們去年的策略. 第二是擴充規模, 在每個環節上請夠人手, 主動出擊, 擴大客源, 這是大部份比我們規模大的行家所行的策略.
人多支出多, 要擴充就要承受一定風險. 但做生意就是要做得大才有意義. 這個商業社會大部份行業都是Winner takes all, 要做, 我就要做Winner.
- Web3的代表是AI,不是區塊鏈?-田中良和對Web3的另類見解 - April 16, 2023
- 甚麼是GameFi?邊玩邊賺是真的嗎? - July 26, 2022
- 究竟Web3是甚麼?為何問十個人會有十個不同答案? - July 2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