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join the Navy . . . if you can be a Pirate? - Steve Jobs

男人一生總要拼一次

(這篇訪問是2008年上旬HKIM香港市務學會所寫的。當時還未有iPhone 3G和App Store、中國還未有3G、Nokia仍然稱王,是手機App行業最艱難的時期,是我的「創業前傳」。感謝HKIM的Alice與Apple充滿激情的文筆!)

三年沒有回家吃飯
五日沒有更衣沐浴
30歲前要開創自己的事業,這就是我的目標!

採訪、撰文:蔡月儀 曾可萍

眼前的Keith大步大步地走向我,確實令我感到滿有衝勁!還記得一年前香港市務學會舉辦2007「勝在流動」研討會時.當中不少行家都提到M-Gen,他們專注開發手機網絡遊戲,做得非常成功!Keith,即M-Gen的創辦人及行政總裁就是在這次研討會中擔任其中一位的演講嘉賓。其後在許多大大小小,有關最新科技及手機的活動中,都經常碰面,每次也見他忙得不可交加!剛剛在「會員推薦計劃2007」當中,Keith加入成為本會會員,正好是時候訪問他:「你到底為了什麼而這樣忙碌呢?」這個訪問終於解開了我這一年多以來的疑問。

一件產品,影響全世界
「小時候理想是做建築師,覺得能夠興建一座宏偉的建築物是很偉大的事。建築業與資訊科技最大分別,就是成功的建築師要花上很多年時間,累積了豐富的經驗,還有不能單靠一個建築師的力量來興建一座樓宇想到這裏開始覺得理想遙不可及。直至89年到英國讀書,一向在香港用Apple電腦的我眼見身邊的同學及朋友全都是用Microsoft軟件,覺得當時只有20幾歲的Microsoft創辦人BillGate能夠推出一件足以影響全世界的產品,心裏非常仰慕,便盤算着,自己一定要在30歲前創一番事業,創造與別不同而具影響力的產品。」Keith憶述道。

創業之機
94年Netscape上市,Yahoo亦於95上市,97年從事的專才都能大展拳腳,人工以倍數躍升。Keith畢業後首幾已經轉了數份工,期間不斷有獵頭公司找他,曾有一間外資公司以高出三倍的價錢請他過檔」,可惜在2000年3月爆破後,該公司便撤離了香港。Keith坦言當時都搵到些少」,「我每個月只用4,000元,餘下積蓄全數儲下作投資或創業之用。」Keith說。他更坐言起行,於99年成立了一間有限公司準備隨時創業。直到2003年沙士爆發經濟、樓市、股市均全面下挫,租金和工資都處於歷史低位,正是的黃金機會Keith拿着手頭上的資金,抱着「搏一鋪」的心態,誓必在30歲前。「趁年青時創一番事業,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我都總算嘗試過,不令自己將來後悔!幸運地當時得到兩位多年好友及一位在美國矽谷的朋友投資,在資金充裕下,便開始去籌劃創業大計。」

潛力
想不到的是,原來在美國﹝2007年11月數據﹞只有七成家庭有電腦,當中的七成為寬頻,其餘的則為dialup。反觀香港的情況,從事飲食業、醫療業及零售業的用戶一般於工作上都較少上網但他們卻愛用手提電話並願意花費在手機上,因為可以隨時隨地上網瀏覽各類資訊與朋友聊天或玩網上遊戲。為何Keith如此了解香港人的習慣呢?他說:「因為我也常用手提電話上網,與我們客戶聊天。我發現不少人覺得電腦較複雜和麻煩。因此,我覺得手提電話市場的潛力很大。」

萬事起頭難,常吃「閉門羹」
有了發展計劃及技術,便開始要找各大網絡及電訊供應商。「與電訊供應商洽談的過程中,經常遭到拒絕,大公司根本就沒有興趣花時間在我們身上。當我們開發出利用3G技術的產品後,我便每天聯絡各大報章雜誌的編輯及記者,幸運地,獲得經濟日報科技版的編輯為我們做了第一個公司專訪,就憑這一篇報導,得到了3香港來電查詢。此後,M-Gen便開始為3香港提供內容及服務,並利用3G技術為各大著名品牌如鴻福堂、New Balance、Adidas、英皇娛樂、海洋公園及電影公司設計新穎遊戲及推出嶄新的流動推廣計劃。」Keith一一細道。

辛酸無數,獎項得來不易
M-Gen的創新意念為手機市場帶來重大突破。M-Gen於2003年9月成立,在短短2005-2006年間,已得八個業界項,包括諾基亞論壇PRO大獎2005最佳遊戲/娛樂類別,第三屆香港數碼娛樂的「優異新進企業嘉許獎」及「數碼大獎」,第四屆香港數碼娛樂傑出大獎的「最佳流動娛樂軟件」大獎,並於第一屆香無線科技大獎四個獎項類別中榮三項(3G應用、流動遊戲、流動資訊),以及在2006年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中獲得「無線科技」銀獎。M-Gen亦為香港科技園公司『科培計劃』的培育公司之一,並同時獲得創新科技基金資助。

「我們一直參與競逐業界奬項,而我們準則是:『要麼不參加,參加了,便要贏!』每次比賽,我們各同事都會做最嚴謹的準備,呈上最創新和最優越的產品!」他們堅持理念,換來豐厚的成果及社會的認同。他們對流動娛樂軟件的創意及優秀技術廣受本地以及國際業內人士認同。Keith坦言得奬後與其他公司洽談生意比以前容易得多了。獲奬背後,又有幾多鮮為人知的辛酸故事?「確實很累,但也得堅持!試過為了趕Project,星期一至五都沒有離開過公司,甚至已經三年沒有回家吃晚飯…」

 走出香港,突破業務上的局限
「香港畢竟只是一個700多萬人的城市,市場發展有限。至於中國人多,需求大,潛力大,可是面對的問題更大。作為外資公司,要打入中國市場暫時只能靠國內的移動服務供應商代理,現在我們的角色比較被動,希望將來能夠主動出擊,放眼於全球市場,尤其是美國。美國的移動通訊發展較早,現在的移動網絡基建雖然較歐、亞地區落後,但其電訊務的發展速度很快,所以美國的發展潛力與中國旗鼓相當。」Keith充滿理想的說。

創造事業另一高峰
Keith預計北京奧運前中國會發3G牌照,他的目標就是在發3G牌照前開拓中國市場,吸納更多專業的管理人員,引入專業投資者,帶領公司走到另一個層次。被問到什麼年紀創業最好?Keith笑道:「越年輕越好。年少有幹勁,不怕闖,亦不怕犯錯。尤其是男人,沒有試過創業,可能會失去了很多寶貴經驗。」Keith勉勵道:「一生人總要拼一次!」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