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第一次創業就搞手機App,但並非iPhone App – 因為2003年根本未有iPhone – 而是J2ME App。
每次我滿腔熱血地用Nokia展示手機上網,在証件相般大小的手機屏幕上跑App,都會感受到朋友們的擔心。因為他們當中,100%全部不會用手機上網,也不會下載手機程式,要他們付費更是想也不用想。
我會向他們解釋:「科技永遠是向前行的,今天面對的問題,明天就會有人解決。我現在比人先起步,會有決定性的優勢。」
懷著這個信念,我由2003年,一直捱到2007年。收入是有的,因為幾個在電訊公司推出的服務都被重點推介,亦和不少著名品牌、電影公司等合作過,儲了一班月費客戶,就算不接job也有月費收入。但支出成本由SARS過後一直上漲,到後來資金已不夠支付各項開支,唯有看著員工一位一位自然流失,直到連最後一個同事轉工為止。
到了2007年,我把辦公室搬到上環,由750呎的辦公室,一下子縮減到300多呎。整個辦公室就只得我一個人,一邊是辦公桌,另一邊是兩張梳化和書架間出來的「客廳」。因為租金平了,又不用出糧,月費收入穩定,於是公司就一下子變成正現金流,而我也不用每月出糧給同事之後再沒錢出糧給自己。
那段時間是我創業以來最hea的日子。
我可以下午兩點起身,三點出門,到大埔墟群記,吃一碗六十多元的淨爽腩才返公司。回到office,第一件事就是坐在梳化皇帝位,用駁上5.1聲道環迴立體聲的影音電腦和3000流明的projector來看DVD。
看完DVD,就開始為CISSP考試溫習 – 因為上班太輕鬆,所以報了CISSP課程,一星期上三晚課,上課後會到壽司店吃刺身或酒店的酒吧吃漢堡,吃完便回家。
不用上課的日子,可以在上環吃肉骨茶,海南雞,清湯腩,又或者Kebab,之後才研究有甚麼新計畫可以搞。
因緣際會,我得知ESRI伙拍3HK和新傳媒(新Monday/新假期)搞了間QR-Code Startup,於是便厚著面皮去應徵。在第三次interview時,大老闆(只比我大兩年,非常厲害的人物)問我: 「日後會否再開公司?」我想也不用想就答:「會,不過可能是三年之後」。 老闆似乎對這個答案頗為滿意,於是我便再次投身Startup行列,參與另一段創業旅程。
順帶一提,這段期間尹思哲剛出版了《Web 2.0大引爆》, Editgrid,anobii和Stepcase等新一代Startup正開始冒起 , 而我的自我認同正處於人生谷底。 我曾到過Editgrid在集成中心的office吃pizza,看見後起之秀將自己比下去,更有感我的黃金十年已經過去 – 往後Stepcase亦發過電郵廣邀Startup友在其荔枝角office聚會,但那刻我已不再熱衷於Startup活動,所以便沒有參與了。後來Leona Wong寫的《創業2.0 科網六子蕩寇誌》出版,我更加連看也不敢看。除了「摺埋」,我實在想不出有更好的詞彙可以形容那段時間了。
“Don’t fear failure — Not failure, but low aim, is the crime. In great attempts it is glorious even to fail.”
― Bruce Lee
- Web3的代表是AI,不是區塊鏈?-田中良和對Web3的另類見解 - April 16, 2023
- 甚麼是GameFi?邊玩邊賺是真的嗎? - July 26, 2022
- 究竟Web3是甚麼?為何問十個人會有十個不同答案? - July 21, 2022
Kin Ko
June 29, 2012 at 6:22 am
頂,得閒一齊去大埔食爽腩啊!
Keith Li
June 29, 2012 at 7:01 am
要啦! 好耐冇食呀, 近水樓台真係要搵日去食個early tea!晏少少都賣晒!
Kin Ko
June 29, 2012 at 7:35 am
依家去啦,未食晏!
Keith Li
June 29, 2012 at 8:09 am
而家行唔開呀 ~>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