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有個習慣, 久不久就會把他認為我有興隨的科技新聞剪下給我看.
好幾年前, 他經常把蘋果日報尹思哲的文章留給我. 當時我也不以為然, 看過便算. 後來知道尹思哲開了Blog, 我便成為忠實讀者, 不時在該Blog留言.
直到2008年一次Blogger聚會中, 我終於能與尹思哲碰面, 自我介紹後, 他居然認得我就是他的Blog的常客, 自此相識.
上個月, 思哲兄在Facebook問我有沒有興趣在蘋果日報隔週寫專欄, 我當然即時「Lur飯應」, 因為我真的很喜歡寫文章. 父親知道這消息後, 嘖嘖稱奇, 回想起來, 也算奇遇.
其實早於1998年, 亦曾有報界朋友向我邀稿, 寫介紹熱門網站的文章. 該報是本地其中一份最暢銷的財經報, 編輯同時向數名網友邀稿 , 但當年熱門網站不多, 所以重覆的機會頗高. 和別人撞過幾次後, 我決定寫些比較冷門的網站, 又試用大膽的寫法, 以一篇故事去介紹一個網站.
結果報館朋友向我吐苦水, 說編輯看過後即刻say「Hi」, 叫他不要再找我寫, 還怪我令他捱罵. 那次經驗令我大受打擊, 對寫作失去自信.
所以這次寫稿戰戰兢兢, 一方面怕編輯不喜歡, 另一方面又怕讀者覺得悶. 不知所措之下, 便致電曾任職報館高級編輯的Leona求救. 她給我的建議是, 當平常寫Blog就可以了, 其他的就留待編輯去處理. 她還著我早點交稿, 就算有甚麼問題編輯都可以早點通知我.
就當寫Blog地寫吧! 我邊寫邊驚, 驚的是廢話太多, 不夠精煉. 修改得太多又怕支離破碎, 結構鬆散. 更加不夠膽用自以為新穎進取的寫法, 以免重蹈覆轍. 最後我還是要拖到截稿日才交稿, 不過我一次過交了兩篇, 心想就算其中一篇不夠水平, 也有另一篇作後備, 當買個保險.
交了稿後, 第一件事就是狠狠的寫一篇Blog – 狠狠的 – 不用交待、不用精煉、不用改來改去、任我「創意」地運用標點符號、我鐘意寫到水蛇春咁長你都吹我唔脹, 真正我手寫我心的Blog文.
如果唔係有機會寫報紙專欄, 都未必會深深感受到, 寫Blog真係好鬼爽.
- Web3的代表是AI,不是區塊鏈?-田中良和對Web3的另類見解 - April 16, 2023
- 甚麼是GameFi?邊玩邊賺是真的嗎? - July 26, 2022
- 究竟Web3是甚麼?為何問十個人會有十個不同答案? - July 2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