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經不覺, 開業已經兩年多. 近日對於公司的發展方向有很多想法, 一直想向成功的Startup取經, 拖了很久, 上週終於下定決心, 約見了不少本地Startup界最成功的創辦人, 包括9Gag的Ray, anobii的Greg及TalkBox的Sunny, 實在很感謝他們肯抽空會面, 並分享了很多寶貴意見, 我真的衷心感激.
我面對的其中一個關鍵問題, 就是作為Startup, 在接生意和新研發上應該如何取得平衡. 要解答這個問題, 首先要搞清楚何謂Startup, 和為甚麼要搞Startup.
搞Startup, 並非單純的「創業」. 開茶餐廳是創業, 開補習社是創業, 在eBay上賣貨是創業, 幫顧客寫網頁是創業 – 但按慣例都不會叫這些公司做「Startup」.
不同的人對Startup一詞有不同的看法, 而我對Startup的定義是綜合了兩位Startup大師, Eric Ries和Paul Graham的說法.
Eric Ries 是 “The Lean Startup” 一書的作者, 近年對Startup界有極大的影響, 他認為Startup就是:
“A human institution designed to create new products and services under conditions of extreme uncertainty”
而美國著名Startup Incubator – Y Combinator的創辦人Paul Graham, 最近的一篇文章, 叫做”Startup = Growth“:
“A startup is a company designed to grow fast. Being newly founded does not in itself make a company a startup. Nor is it necessary for a startup to work on technology, or take venture funding, or have some sort of “exit.” The only essential thing is growth. Everything else we associate with startups follows from growth.”
綜合兩種說法, 簡而言之, 在我看來 Startup就是「在極端不確定情況下, 以創造新產品及服務達至高速成長的機構」。
我們明知道在香港炒樓的回報會比Startup快, 風險亦相對較低, 但仍然會選擇搞Startup, 原因除了我們有「創造新事物」的欲望, 亦因為Startup具有「高速成長」的潛力. 9Gag的全球熱爆, 就是高速成長的好例子, 另一間香港公司, 做Social Games的6waves亦是一個極佳個案.
所以搞Startup要有面對「極端不確定」的勇氣, 夠膽把資源投入「創造能夠高速成長的產品及服務」上, 並同時控制現金流(用其他收入補貼或對外籌募資金), 是一個極艱難的任務.
為了增加成功機會, 我強烈推薦” The Lean Startup”一書. 這是近年Startup族必讀作品, 極具啟發性, 已經在全球掀起一陣Lean Startup Movement. 有些人看見Lean字就望文生義, 誤以為Lean Startup就是「用最少錢搞Startup」, 其實大錯特錯. Lean Startup的概念演化自Toyota所用的一套叫Lean Manufacturing的方法, 當中的Lean是指Production上的Lean, 並非褲頭上的Lean. 旨在減少製作上的浪費, 例如不花時間去設計用家不需要的功能, 絕非叫人勒緊褲頭, 請少幾個人之類. Startup=Growth, 而Lean Startup=/=縮.
講起Startup必讀書, 不得不提尹思哲的《創業起義》. 這本訪問了六間本地最具代表性的網站的創辦人(包括香港高登、She.com、Baby-Kingdom、Openrice、DCFever及Qooza). 此書最近推出了增訂版,新版本加入了全新附錄 ─ Online Startup錦囊,一站式列出專為香港IT創業人而設的支援計劃及服務, 非常實用. (利益申報: 小弟有幸為附錄部份做顧問,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Web3的代表是AI,不是區塊鏈?-田中良和對Web3的另類見解 - April 16, 2023
- 甚麼是GameFi?邊玩邊賺是真的嗎? - July 26, 2022
- 究竟Web3是甚麼?為何問十個人會有十個不同答案? - July 21, 2022
Benny Chan
October 3, 2012 at 4:40 pm
那你認為怎樣可以由一間本地幫顧客寫Apps的創業公司進軍海外, 成為high growth 的startup?
Keith Li
October 3, 2012 at 6:20 pm
Create a product. Make it better. And make it better again until it becomes the best.
Kwok Kei K
March 10, 2014 at 7:56 am
我不明白的是,為什麼會置接JOB和新研發於對立,必須平衡。而不是依賴新研發技術接JOB(具有更高效率的優勢)或是,透過接JOB的要求建立和研發更便利的工具(具有實用性和用戶回饋的考慮)。
不論是”效率”和”回饋”其實也是STRATUP相當欠缺的東西,沒有效率成本自然怎做也比不過大公司的質和量,STARTUP欠缺足夠的User pool和沒有完整的市場研究或R&D也相當明顯。
正如回答所說,要不停改善一個產品,往往就要不停有用戶提供的意見作參考,不可遠離使用者的目標。而接相關的job 不就正正是有人給錢又給意見你做開發?
Keith Li
March 10, 2014 at 5:19 pm
如果新技術可以像熱香餅長賣長有,當然最好。但如果研發的是SaaS服務,靠用戶數量和收月費來維生,在初頭就可能要接Job補貼了。
就算是淘寶,也要蝕了兩年錢才開始收費,但香港Startup都不是阿里巴巴啊。
當你接Job的時候,甚麼客戶都有,十居其九都是專為客戶而做的,所以可以從用的部份不會多。只接相關的Job就比較難,因為不夠Job就會出現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