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join the Navy . . . if you can be a Pirate? - Steve Jobs

負面報導 也是宣傳

西諺有云:”There’s no such thing as bad publicity”。意思是,就算是負面新聞,也是一種宣傳.

每隔幾年,隨著科技的突破性發展,都會帶起一陣Startup潮流。科網潮的dotcom如是,現在iPhone Apps亦如是。當大家爭相投入同一個行業,無可避免會和其他行家有直接競爭,所以建立品牌是Startup的一個重要工作。技術可以被抄襲,但品牌建立起來,就會成為無形資產。

除非有大筆資金用作廣告費,否則Startup最直接的宣傳方法就是cold call記者做訪問。由於不是付費廣告,所以刊出與否只能取決於故事的報導價值,在報道未出街前,亦難以得知報道是正面還是負面。

曾經有本銷量很高的雜誌(壹週刊),為我公司做了三頁全版報道。在採訪期間,我已隱約感到不安。結果刊出來果然是負面報道,把我寫成一個貪勝不知輸的無知青年,報道刊出當晚我拿著雜誌,向友人大吐苦水,既擔心成為行家笑柄,又擔心會影響生意。

豈料翌日一早,公司電話便響過不停,全部都是看了那篇報道後打來的。那刻我才知道,原來負面新聞也有宣傳效力。雖然要花費不少唇舌去為自己辯護,但查詢卻越來越多,實在始料不及。就如靠「盛女」節目出位的Santino,雖然負面新聞纏身,但一夜之間卻令全港市民都知道這號人物,相信對他的業務發展會有一定幫助。

在此之前,我曾做了兩次沒有播出的電視台訪問,第一次是拍攝完成後,得知他們預設的故事方向,是質疑政府鼓勵年輕人創業但成效不大,想找我來當例子。於是我便發電郵給監製,著他刪除我的部份,放棄這個「上電視」的機會。另一次是電視台想報導年輕人一窩蜂投入智能手機業務,競爭激烈下小型公司只能邊蝕邊做,難以突圍。這次拍攝時間剛巧是我們從三百呎工廠大廈單位搬往千二呎科學園辦公室之間,所以我們便引導訪問我們的年輕記者,拍攝了我們由細變大的情況,變成一個「年輕人寫App 創業發圍」的故事,但節目出街時我們的部份都被刪掉了。若果換作今天,我大概會盡量配合,就算明知是負面報導,仍會盡量爭取曝光機會。

Keith Li

Comments (3):

  1. Benny Chan

    September 20, 2012 at 3:31 am

    我都有俾媒體訪問過, 但係冇咩feedback wor.

    Reply
    • Keith Li

      September 20, 2012 at 3:34 am

      好睇個媒體本身的受眾同你個生意配唔配合. 壹週刊的讀者同我地ok夾, 第日好多人打黎問話要做電子書或者e-catalog. 反而電腦雜誌個類轉做sales lead就少啲, 多數係行內人先睇.

  2. Keith Li

    September 20, 2012 at 3:34 am

    好睇個媒體本身的受眾同你個生意配唔配合. 壹週刊的讀者同我地ok夾, 第日好多人打黎問話要做電子書或者e-catalog. 反而電腦雜誌個類轉做sales lead就少啲, 多數係行內人先睇.

    Reply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