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上篇(1),談過科學園的培育計劃後,今次要講的是數碼港。
數碼港,原來的是理想是將鋼綫灣打造為香港的矽谷,但正如好友高建提出,「矽谷之為矽谷,是人才、市場、資金、文化、體制等加起來的結果,最後才是土地這個載體」(2),所以要在真正打造香港「矽谷」,只靠一塊地皮,實在難以成事。
先不討論如何才能建立真正的IT社區,地方既已建成,總得好好利用。那麼現時數碼港究竟給了IT業甚麼支持呢?
和科學園一樣,數碼港亦有培育計劃,並設有「創意微型基金」(CCMF),分別為剛開業的新公司及想將概念製作成prototype的年輕人而設。
數碼港的培育計劃比科學園的簡單,科學園的培育計劃有四種,而數碼港只有一種。凡是ICT(訊息及通訊科技)相關的Startup公司都可以申請,獲接納的Startup會有免租辦公室及各項資助,計劃為期兩年。
說到數碼港,大部份朋友的感覺都是:「遠」。坦白說,對家住大埔的我,數碼港實在遠,而科學園就非常方便。換過來說,住港島區的朋友卻覺得科學園就如大尾篤一樣,都是踩單車才會去的地方。但毫無疑問,除非是住在香港仔或灣仔、銅鑼灣、鰂魚涌等有小巴直達的地區,數碼港實在很難說得上交通方便(九龍區的朋友可以搭970及970x巴士,車程還算可以)。
所以數碼港的培育計劃有一個非常好的政策,就是容許培育公司「off-site」,不像科學園般規定要使用其辦公室。其實數碼港培育中心的地方有限,近幾期的培育公司大部份都是off-site的(包括我自己公司),這個方式彌補了數碼港的地理問題,不覺得遠的Startup可以用數碼港的辦公室,覺得遠的就自己找地方吧。
當然選擇off-site的,會失去免租資助,所以我和一些朋友都主張數碼港不應為自己設地理限制,於九龍區開設多一間培育中心,讓覺得數碼港遠的Startup進駐,解決對數碼港潑出最大的一盤冷水。
數碼港對許多IT業界同行來說,不是一塊地皮,而是一個機構,一個品牌。我從不懷疑數碼港培育中心是真正有心為業界出力(「冇心出力」,只顧爭取政府資源的機構著實不少),但執著於「數碼港」這個地理位置實在難以發揮政府及納稅人所投入的資源。我相信大部分行家都會同意,在九龍區以數碼港名義開設多一個培育中心,無論對建立數碼港品牌或對IT業界都會更有幫。
我們經常批評創新科技基金既要推動科技產業,但又設下重重門檻,要概念創新,又要有科研成份,更須要市場潛力和商品化機會。如果有人拿著Youtube或anobii甚至Facebook的計劃書去申請,肯定會被駁回。但數碼港卻推出了「創意微型基金」(CCMF),只要是有創意的ICT項目,年滿18-30歲的香港永久居民,無論是學生還是打工,都可以申請,成功者可以獲得港幣10萬元資助。這是推動IT業的一個大突破,我相信數碼港在爭取管理層支持推出這項計劃時亦有一定難度。雖說10萬元不是很多錢,但CCMF目的是將概念製作成產品原型(Prototype),並非創業基金,所以我認為CCMF最重要的使命是提供一股動力,令有志者踏出第一步。沒有CCMF,很多有創意的年輕人可能都會選擇走一條既定的路,和大部分人一樣展開大同少異的人生。
曾參與數碼港培育計劃的公司近190間,當中有成就的都不算少。我認識的公司當中就有被上市公司以近億港元購拼的,亦有獲得著名外國投資者注資的,也有手握幾千萬用戶,低調地賺錢的(可到數碼港網頁參看近期做得比較成功的培育公司)。我在不同場合都說過,要鼓勵年青人發揮創意,建立世界級的Startup公司,最重要的不是政府提供的資助,而是有能夠跟隨的足跡。
我的兒時偶像是Bill Gates、Steve Wozniak、Mark Andreessen,都是一些「神奇小子」類型的創業家,求學時我已希望能夠走他們的走過路。但在香港,近年能成為年輕人榜樣的本地成功創業家不多,宋漢生是少數的一位,我期望有更多有實力的Startup公司可以有多點機會在主流媒體或公眾場合上做分享,讓有志Startup的年青人可以同屋企人講:「我第日要成為第二個宋漢生(或某某本地成功IT創業家)!」
--
(1) 偉大航道 2012年12月27日-對政府支持IT業潑的第二盤冷水(上): 科學園(李勁華)
(2) 蘋果日報2012年12月03日- 科技興邦:把數碼港賣畀領匯(高重建)
- Web3的代表是AI,不是區塊鏈?-田中良和對Web3的另類見解 - April 16, 2023
- 甚麼是GameFi?邊玩邊賺是真的嗎? - July 26, 2022
- 究竟Web3是甚麼?為何問十個人會有十個不同答案? - July 21, 2022
Ben Crox
January 2, 2013 at 4:08 am
你知道的,我是偏偏先談社區,不,是先做社區。周五火炭/炭谷打 BBall ,黎唔黎都幫手宣傳下呀唔該~.
Keith Li
January 2, 2013 at 4:22 am
打波我只係踢足球同打羽毛球,宣傳就一定啦!
Kin Ko
January 2, 2013 at 4:32 am
純屬巧合,今日的新聞: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102/18120662
貝沙灣賺了300億不計了。這塊地地價是78億,把地賣了,用來做CCMF,可以支援78,000個項目;用來做ARF,可以做10次,每次用10年投公司,夠用100年。講完。
Ben Crox
January 2, 2013 at 4:34 am
又或者幫 3900 間公司請風水顧問轉轉運。你知啦,運氣也是很重要滴⋯
Alex Wan
January 2, 2013 at 4:35 am
將軍澳比數碼港更數碼 XD
Alex Wan
January 2, 2013 at 4:38 am
遲d連Google同Apple都係將軍澳建 Data Center, 將軍澳更加數碼 XD
Keith Li
January 2, 2013 at 4:48 am
Alex Wan 將軍澳工業邨係香港科技園公司旗下,所以高科技係應該的
Keith Li
January 2, 2013 at 4:57 am
高建有point… 如果真的發生, 可以將培育中心移去在市區.
Alex Wan
January 2, 2013 at 5:32 am
If Incubation Center move to City Centre, Like CoCoon?
Lam Pong
January 2, 2013 at 6:00 am
賤賣賣公共資產俾自己友係某政權嘅特色……
Chris Chan
January 3, 2013 at 3:55 am
攪個樓盤項目出黎就當 support 左 IT , 係香港人先咁易騙 …
何兆基
January 2, 2013 at 5:25 am
同一編稿也在爽報刊登…
Billy Li
January 31, 2020 at 12:55 am
李生你好, 小弟正在考慮申請微型創業基金, 看到數碼港的申請要求, 是不許同時參加科學園的創業計畫(STEP), 請問兩個計劃/機構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