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個月,公司分別有幾位同事不約而同和我說,有辭職創業的打算。
雖然我一向鼓勵年輕人創業,但當對方是自己的夥伴,我實在沒法不叫他們細心考慮。這並非因為出於自私,而是每個準備創業的人都應該想清楚創業的目的及當中的利弊。
我有兩次辭職創業的經驗,清楚知道創業需要付出的代價,所以我覺得有義務為同事作出分析。
其中不止一位同事打算做App Startup。我明白他們的想法 - 與其將自己的才華貢獻給別人的產品,不如將精力放在創造100%屬於自己的產品吧。
創業的代價
但實際執行上,其實會遇上很多困難,最基本的,就是「錢從何來?」
租金、傢俬、人工、會計、設備… 全部都是錢,除非以Soho形式營運,否則在香港創業,成本越來越高。但現時寫App,已經不是兩、三個人可以輕易完成的事,除了iOS,又要做Android,Graphics Design又要modern又要靚,還要建構後台Server等等,幾年前那些一個人寫App忽然爆紅的日子其實早已遠去。
最無癮的是,Startup創辦人,有很多時間都會用於行政管理,而非創作和開發。若果創辦人全是開發者,那就唯有做足24小時,早上寫程式,晚上做文書了。
我第一次創業正是既兼顧創作和製作,又要做管理,結果5年來斷絕了大部份家庭及朋友聚會,現在回想都感到可惜。當時一星期起碼有三晚要在公司做通宵,根本沒可能停下來,那段時期是我人生中辛苦、犧生最大的日子。後來我第二次創業,多了兩個co-founder,頭一年磨合期,幾乎每天在email爭論,見面又吵架,但大家同時又要做產品、找客戶、談投資,稍有差池都會失敗… 作為Startup創辦人,實在要有破斧沉舟,背水一戰的覺悟。
誰來承擔風險
Startup是高風險行業,如果沒有高回報的潛力,將會是很昂貴的投資。有同事說,希望做出能夠維持自己生活的Startup就夠。做得到當然好,但我卻認為,既然是做夢,何不做大一點?反正也是365日每天投入24小時呀。做Startup,就算不能改變世界,至少也要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吧?
所以我建議同事們,不妨找大膽的、高風險的點子來做,只要有初步成果,就可以去pitch投資者,利用資金將產品發揚光大,這樣才可以將自己的潛力與才華盡量發揮。
而回到「錢從何來」這個基本問題,我和拍檔在大方向上已有共識,同意如果同事有好的點子,就由公司提供資源去做吧!這樣便能一次過解決同事要面對的種種資源問題,更不用怕因失敗而一無所有,因為失敗的風險會由公司承擔,有成果的話公司會協助尋求第三方投資者,把項目spin-off為獨立公司,而參與計劃的同事會獲得新公司的股份,我相信這樣大家才會有動力,將自己創作的產品,做到世界第一。
“You mustn’t be afraid to dream a little bigger, darling” – Inception (2010)
- Web3的代表是AI,不是區塊鏈?-田中良和對Web3的另類見解 - April 16, 2023
- 甚麼是GameFi?邊玩邊賺是真的嗎? - July 26, 2022
- 究竟Web3是甚麼?為何問十個人會有十個不同答案? - July 21, 2022
Ringo Dingo
April 25, 2013 at 2:33 am
Absolut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