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會聽過Rotten Tomatoes這個網站,近年幾乎所有荷李活大片在維基內的資料,都會以Rotten Tomatoes的評分作為觀眾反應的指標。但比較少人知道的是,Rotten Tomatoes三個co-founder,兩個是地道香港人(他們之後和Alive創辦了alivenotdead.com)。 上個月Rotten Tomatoes的co-founder(並曾任CEO)Patrick Lee寫了一篇文章,以牌局比喻Startup,讀後獲益良多,令到自己思路更加清晰。
玩啤牌有很多不同風格,如周星馳在《賭聖》裡面,每一次發牌,無論甚抽到甚麼牌都「晒冷」(Show Hand),也是一種打牌策略。 作為Startup,Patrick認為最佳策略就是”Tight Aggressive”,即是「等一手好牌」才作重鎚出擊。如果牌面「唔靚」,就盡早「唔去」,但當抽到好牌,就要狠狠晒冷。
搞Startup,時間與機遇決一不可,雖然有些idea看來非常有潛質,但時機不對的話,很大機會等到投資用盡都未能起飛。這種情況據Patrick建議的策略,就要盡早決定「唔去」,即時轉型。當遇到一個時機俱佳的項目,就要將資源集中,一於「晒佢冷」。
平日朋友見面,很多時會問我「近來忙緊咩野?」每次我的答案都是忙著接Project。忙著接Project是好事,代表有穩定收入,但我絕對不甘於「穩定」,我們是Startup,Startup的使命就是「征服世界」,所以我們應該忙於製作屬於自己的世界級產品,而並非忙於為其他人做Project。
這兩年來,Innopage一直等待最佳時機。我們遇到的第一個時機是iPad推出,當時市場和傳媒焦點都在iPad如何衝擊出版和印刷業,而我們正正選擇了發展電子書/電子出版系統,所以起步非常順利,在短時間內覓得投資者,又在之後一年內達到收支平衡,其後主力接客戶Project,盈利穩定增長。
在獲得注資後,我們其實可以即時全力開發電子出版系統,但我們沒有這樣做,反而走去接Project。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當時的環境,並不算得上是「一手好牌」─ 無論是收費機制、用戶習慣、出版社的心態,甚至是平版電腦本身的硬件配備及市場滲透率,都不足以令到電子出版業務高速成長。若果謬然孤注一擲,只會在時機未到時用盡彈藥,待時機成熟,已經沒有足夠資源去打征服世界了。而過早研發的技術,亦有可能追不上硬體和作業系統的高速發展。
時機絕對是Startup成功的關鍵,如果過於急進,為了想盡快獲得成功而勉強推出未臻成熟的產品,又或者抱著一個時機已過的計劃而不肯轉型,最終很大機會失敗收場。
我相信經過幾年的醞釀,無論科技與市場都開始成熟,電子出版的時機已近,在2013年,我們要起飛了。
- Web3的代表是AI,不是區塊鏈?-田中良和對Web3的另類見解 - April 16, 2023
- 甚麼是GameFi?邊玩邊賺是真的嗎? - July 26, 2022
- 究竟Web3是甚麼?為何問十個人會有十個不同答案? - July 2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