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join the Navy . . . if you can be a Pirate? - Steve Jobs

上大學能令人成功是個錯誤的想法

中學文憑試放榜,相信有不少未獲大學取錄的考生都感到前路茫茫。就算能入到大學,高昂的學費加上四年的光陰,畢業後要揹上一身Grant and Loan,加上就業機會一般,薪金又多數未如理想。在這個年代,讀大學是否一項明智的投資?

美國矽谷著名風險投資人Peter Thiel,是Paypal創辦人及前CEO。如果大家還有印像,在電影Social Network裡,有一幕就是Mark Zuckerberg到Peter Thiel的辦公室為Facebook籌得第一筆500萬美元資金 。「上大學能令人成功是個錯誤的想法」這句話,是他說的。

Peter Thiel在2010年9月,展開了一個離經叛道的計劃,叫做「20 under 20」(現已改名做「Thiel Fellowship」)。他的計劃是從世界各地找來20個20歲以下的學生,提供10萬元美金,要他們退學並移居到三藩市,然後用兩年時間研發自己的產品,並接受創業訓練和開辦自己的Startup公司。

(Thiel Fellowship 的紀錄片可在網上免費收看 http://www.20u.org/

獲取錄的同學,大部份都要放棄名牌大學學位 - 一張在他們父母眼中的「成功入場卷」。可想而知這些父母會有多憂心,不少人甚至公開指責他「荼毒青少年」。但在Peter Thiel的眼中,在這個時代,美國教育已成為一個泡沫,大學的價值和成本絕不相稱。有能力顛覆世界的創業者,讀大學只不過是浪費時間(更無需一畢業後便揹上一身學債)。

這群未夠20歲,經過精挑細選的學生,當中不乏奇人異士。其中有個男孩,志向是為公眾提供廉價能源,在14歲便DIY了一個熱核反應堆,成為史上最年輕核反應堆建造者。另外亦有18歲女孩,專注研究停止老化的技術,也有同學研究平價而快速的癌症疹斷裝置,甚至有人想到利用龍捲風來發電。

這些夢想改變世界的人,Peter Thiel認為讓他們越早創業越好,讀大學反而會浪費了他們的才華,磨蝕他們的夢想,所以就算要放棄大學生活,最後所獲得的成就仍然會比所犧生的大得多。

一個人的價值,不在於他讀過哪一間大學,也不在乎學歷的高低,只在乎他在人生的旅途做過甚麼。大家猜猜,以下幾間公司的創辦人,有甚麼共通點?

Apple, Microsoft, Dell, Oracle, Facebook, Spotify, Pinterest, Dropbox, WordPress

答案:全部都是大學讀了一半便退學去創業。

所以人生並不止得一條出路,就算沒有大學學位,只要堅持夢想,仍然可以活得精彩。「如果夢想可以引導你的方向的話,就去追尋吧」!

Keith Li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