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join the Navy . . . if you can be a Pirate? - Steve Jobs

五大創業條件

一般父母眼中,子女畢業後只有兩條出路,一是打工,二是進修。但事實上還有第三條路,就是創業。

不過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創業,尤其是沒有工作經驗的畢業生。而無論創業者有沒有實戰經驗,創業失敗的機會本來就是非常高的。

那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適合創業呢?簡單來說可以考慮以下幾方面:

  1. 承擔風險的能力 - 如果家庭有經濟壓力,不宜創業。
  2. 自己的心理質素 - 創業者需要極強的抗壓能力,膽子小的人不宜創業。
  3. 伴侶的計劃和期望 - 並非惡搞,如果伴侶計劃在短期內置業或結婚的話,不宜創業。
  4. 對事業的熱愛程度 - 創業者一定要熱愛自己的事業,才有比別人付出多十倍努力的動機。創業沒有激情,是難以堅持下去的。
  5. 放棄個人生活的準備 - 創業需要百份百的投入,意思就是不會再有私人時間和舒適安穩的生活。你想得到多少,就要付出多少,不要期望會有Work-Life balance。成功的代價是相當大的,但要失敗卻易如反掌。

我認識一些想以IT創業的朋友,有人會認為,憑個人出色的programming能力就可以接生意做老闆,卻忘記了在起步期間,創業者除了寫程式之外,還要親自去跑客戶、開發票、討欠帳、做會計、交租金、計人工、去應酬,甚至倒垃圾(我甚少遇到會幫忙清潔的同事),全部一手包辦… 要像Bill Gates或Steve Jobs般改變世界,其實絕不輕鬆。

創業初期,創業者典型的一天大概是這樣的:回到公司,安排日程,早上和同事討論工作安排,之後以電話和e-mail和客戶溝通,下午出外見客或出席公開場合,完結後回到公司再和同事了解工作進度,解決同事的問題和做決定,然後又再盡量於在辦工時間內回覆e-mail和打電話,而當最後一位同事放工後,就可以開始做文書和會計工作,如果創業者本身也要寫程式,就要在完成所有這些工作後才可以開始。別以為辛苦了一週,週末就可以休息,因為週末才是追上工作進度的最佳時機!

想發揮創作才能和享受創業的樂趣,但又不想或不能承擔創業的風險,其實亦可以選擇加入一個已成形的創業團隊,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和成長,先賺取幾年經驗,然後才決定是否自行創業,亦未嘗不是一條能夠兩者兼得的出路。

Keith Li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