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join the Navy . . . if you can be a Pirate? - Steve Jobs

贏在終點線

一句好的口號通常容易入腦,亦會成為人們掛在口邊的口頭蟬。近年不知是誰發明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種怪論調,聽起來滑稽得就像補習社或Playgroup的宣傳口號。

分析一句口號有沒有意義,首先要為口號的內容定義。當我們不想「輸在起跑線」,就先要清楚這是一場甚麼比賽,和輸贏的標準。以賽跑來說,就是鬥快跑完一段路程,其輸贏的準則是「誰先衝過終點線就算贏」。三歲小兒都會知道,唯一能夠斷定要輸贏的地點,是終點線,而不是起跑線。所謂「輸在起跑線」,只是失敗者「未跑先認輸」的藉口,亦是我聽過最愚蠢的口號。

相信世上沒有幾個人未聽過「龜兔賽跑」的故事,結果是誰勝誰負?烏龜和兔子鬥跑得快,還不是名乎其實的「輸在起跑線」?只有失敗者才會未起跑先認輸,有腦袋的人都會知道在邏輯上,勝負只能決定在終點線。

怪獸家長眼中的「比賽」,往往都是短途賽,眼光之短,以為眼前的考試成積就等同未來的前途。於是考幼稚園也好、小學也好、中學也好,都想拼命催谷。好吧,算你成了文憑試狀元,全部5**,那又如何?以往會考考得八優、九優的我也認識好幾個,也不見得個個名成利就。

眼光放遠一點的話,家長和學生真正在乎的,並不是考試成積,而是畢業後能否覓得滿意的工作。而我可以保證,就算一級榮譽畢業,但工作表現平平,在職場上的仕途亦不會比考試成績一般的同學優勝。因為僱主需要的是具備出色工作與社交能力的人才,而非一個會下圍棋、劍擊、插花、拉小提琴,考試高分但能力一般的員工。

烏龜如果夠勤力,肯堅持,仍然有機會跑贏兔子。如果只會自怨自艾,抱怨命生得不好,未開跑先認輸,那就肯定會「輸在起跑線」。換個角度來說,如果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的戰場,烏龜和兔子比賽游泳,自然勝算大增。舉個實例,我認識一位很出色的大學生,成績中上,雖不是「狀元級」,但社交能力超強,經常參與大型的學生活動,這些會動的合作機構不乏國際知名的大機構,透過參與活動,同學獲得不少贊助機構高層的賞識,未畢業已得到不少公司的job offer。能夠聰明地配合自身性格和優點選擇戰場,前途定會好過不少以「怪獸家長式」訓練出來的考試機器。

Keith Li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