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Startup是一個孤獨的行業,因為社會慣常以月薪和生活穩定性來衡量一個人的成就,所以Startup創辦人往往不能得到身邊家人朋友的理解,甚至會被人當作癡人說夢,不切實際。
因此Startup特別多業界聚會,行家見面,會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有時亦可以藉著互吐苦水,舒緩一下孤獨的感覺。
但弔詭的是,Startup其實最欠缺的就是時間,每天都要在有限的資源下和時間競賽,如果花太多時間在業界活動,就會影響到公司運作,所以要懂得取捨,不能過份沉醉於「和行家一同追夢」的氣氛。
選擇參加Startup活動,我會以「目標為本」,再衡量「投資風險」。如果出席的目的是建立人脈,那麼首先要確定活動的參加者和自己公司業務有慣,然後就要大膽主動結識朋友,不要呆著等別人來和你交談。如果活動的目的是學習別人的經驗,就要留心聽講和做筆記,盡量吸收有用的知識,既然去到就不要拖著疲累的身驅打瞌睡。
其次就要衡量自己是否真的有時間投資在參與活動上,例如公司有沒有需要趕緊完成的工作呢?如過聚會後才開始做,自己又夠不夠體力應付呢?
現時香港的Stratup社群,每星期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聚會,雖然當中不乏有份量的嘉賓,但時間有限,是不能盡去的。有兩種Stratup活動我現在已盡量減少參與,第一種是Startup做簡報自我介紹,尤其是一晚只介紹一兩間公司那種,對我來說時間用得太奢侈了。第二種是由非Startup創辦人主講的講座,我不是不相信「專家」,但由只有打工經驗的「專家」教導Startup做生意,就如足球評述員教球員踢足球一樣,只能算是紙上談兵。
但我仍會參與公司創辦人分享實戰經驗與技巧的講座,尤其是真正成功的創業家,例如早前馬雲、謝霆鋒主講那一場。因為很多時在講座過後,可以現場提問,也有機會親自向前輩請教。
有時間的話,見多點世面識多些人當然最好,人脈是靠會面建立出來的,但要有效地管理時間,就不得不細心選擇了。
- Web3的代表是AI,不是區塊鏈?-田中良和對Web3的另類見解 - April 16, 2023
- 甚麼是GameFi?邊玩邊賺是真的嗎? - July 26, 2022
- 究竟Web3是甚麼?為何問十個人會有十個不同答案? - July 2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