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發表今年施政報告時,港述年青人賣樓北上創業的故事,惹來坊間極大回響。當中最具爭議的,就是年青人何來有樓在手?再加上故事主角做的是紅酒、咖啡和食品等生意,一聽就知道是以千萬計的投資,亦需要有超強的人脈關係才能成事,香港人哪會有這種先天條件?
老老實實,如果有家庭負擔,屋企等你開飯,畢業之後去打工,絕對比創業明智。但有條件創業的年青人,卻未必個個有樓可按,在大陸也沒有相關人脈。大家都知道大陸人多市場大,但我真想請問特首,香港年青人有甚麼資格講北上創業呢?
港人北上創業,做傳統行業多數行不通,要做就做當地人做不來或不會做的。去年我認識了手機App公司老闆Teddy,正正就是揀選了一個很少人會做的產品類型,成功殺入大陸市場。
Teddy的公司「靈機」已推出了超過一百個命理和算命App,總下載量超過3,500萬。部份App和從前在網上或Facebook被OL瘋傳那些算命遊戲差不多,但主要下載量都是來自背後有真正命理師傅為用家推算的命理App。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起初聽見Teddy做這類型的App都會嗤之以鼻,不會當成一門真正的生意。但再深入一點研究,其實這種「人棄我取」之道相當有智慧 – 當大家都不屑去爭這個市場,但用家卻大有需求,不就是一個絕佳的生意機會嗎?
Teddy在美國讀大學,是一個典型的「番書仔」,但卻喜歡研究命理。他對我說,決定搞命理App的時候,他在黃大仙、廟街等地方逐個師傅拜訪,和他們談合作,公司亦定期邀請名家到訪為員工教授基本命理課程,所以他公司上下,包括圖像設計師甚至會計文員,都有一定的命理知識。聽到這裡,我感到Teddy對這門生意非常認真,而就算真有新來者想要和他競爭,門檻變得亦相當之高。
我不能說Teddy是一個典型的香港青年,因為畢竟他出生於富裕家庭。但和其他富人不一樣,他沒有選擇搞商場或名錶代理這些有錢人才能做的高檔生意,而是選擇以自己興趣,用有限資金,親自落手落腳發掘出屬於自己的藍海市場。我佩服他這種「人做我唔做」的生意策略,而他這種創業思維,就是資金有限的青年人最好的借鏡。
- Web3的代表是AI,不是區塊鏈?-田中良和對Web3的另類見解 - April 16, 2023
- 甚麼是GameFi?邊玩邊賺是真的嗎? - July 26, 2022
- 究竟Web3是甚麼?為何問十個人會有十個不同答案? - July 2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