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join the Navy . . . if you can be a Pirate? - Steve Jobs

量入為出還是孤注一擲?

傳統理財智慧教我們,花錢要量入為出,賺十元,最多只能花七元,還可以拿一元做投資。能夠有紀律地堅守這個原則,生活就會有保障。

但做生意不同,做生意需要投資,「勒住勒住」地做生意,只會永遠維持蚊型企業的規模,因為有日黃金機會來了,團隊規模卻跟不上,結果就只能看著機會遊到別人手裡去。

夠膽色的商人,永遠能夠窺準時勢,未雨綢繆,在機會來到前作最好的準備。作風保守,等有生意才去請人,一來未必請得到,二來就算請到,也要一段時間才能上手。運氣不好的話,雖有新同事上任,但有經驗的同事又要離職,結果產能沒增長,反而產品質素還會下降。

所以做生意,不能夠走沒風險的路。肯冒險才能有回報,任何人都不能擺脫這個定律。今時今日做互聯網Startup的,十居其九是產品做到一定成績才會覓得風險基金或者被巨額收購。想要像科網年代般只靠Idea就募得百萬投資,可說是百中無一。

如果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走下去總有機會來臨,就一定要保持足夠人手和一個固定班底。

未有iPhone之前,做手機應用的公司,在大環境影響下,大部份都捱得很辛苦。有些公司趁勢縮減規模,但這是一條不歸路,因為公司一退縮,就會引起員工不安。當有同事辭職,就會引發連鎖反應。管理層要對公司保持極高的敏感度,在連鎖反應未爆發前增聘人手,阻止災難性的離職潮發生。

能夠堅持到iPhone流行起來的手機應用開發商,現在都成了業界龍頭。在Nokia還在電訊市場稱霸的年代,任誰都不會想到,短短一年間手機市場不但起死回生,更產生了無數價值以千萬計的新興企業。

想抓緊機會,就要隨時有所準備。孤注一擲,有可能會蝕本收場;量入為出,卻又難以發圍。但創業就是一場冒險之旅,要找到隱世寶藏,就要膽敢承受風險。若果對自己沒有信心,只想安穩平淡,何不選擇打工?

Keith Li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