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join the Navy . . . if you can be a Pirate? - Steve Jobs

Web3的代表是AI,不是區塊鏈?-田中良和對Web3的另類見解

之前寫過一篇有關「究竟WEB3是甚麼」的文章,解釋為何Web3的定義直至目前為止仍然未有公論,以致各家各派的解釋都不盡相同。今次討論一個比較創新和另類的見解,來自日本社交媒體GREE創辦人田中良和的理論。

Wing1990hk, CC BY 3.0

甚麼是GameFi?邊玩邊賺是真的嗎?

所謂GameFi,就是Game和Finance兩個字的結合。一般的營運模式是Play-to-Earn,即「邊玩邊賺」。

用「冒險樂園」來作比喻GameFi的運作模式,就是玩家要先買代幣,用代幣玩遊戲,再從遊戲中得到獎勵。獲得的獎勵可以是更多遊戲代幣,又或者獎品,甚至是另一種代幣都可以。

究竟Web3是甚麼?為何問十個人會有十個不同答案?

如果找來十個來自不同界別、不同專業的人(例如科技界、藝術界、教育界、金融界等等),問他們「甚麼是Web3」,很有機會得到十個不同的答案,因為現時各個界別都對Web3有著不同的想像。

Startup研發備忘錄(下):落實教學App新概念 將構想製成產品

之前兩篇文章講到,我們為了研發出比YouTube和Patreon更適合教學用途的LearnHour App,分析了現代學生的行為習慣。最後總結出傳統教學和現代科技發展存在一定落差,而市面上現成的工具難以協助導師發展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本文為此系列文章最後一篇,記錄我們將LearnHour的概念製作成產品的過程。

Design Thinking

Startup研發備忘錄(中):為教學App建構合理的商業模式

前文提到,朋友為城中著名語文教師,希望可以研發一個App,助他發展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我們探討過是否可以利用現成的服務,例如YouTube或Patreon等,做到他想要的效果,結論是「太麻煩了」。如果要投入這麼多製作成本和心機時間,還不如維持現狀。

Startup研發備忘錄(上):為「後疫情時代」設計全新教學App

作為創科人,我的使命就是研發出能為用戶帶來方便的產品。每次設計新App,過程都甚不容易。所以今次創作出我們名為「LearnHour」的教學App,就將整個心路歷程記錄下來,分為三篇文章,公開和大家分享。

實驗兩小時Lunch Break 令辦公時間更人性化

自疫情開始,幾乎全世界都學會了用Zoom開會,有創科公司甚至轉型為遙距「在家工作」,連辦公室都退了租。

Startup需要「搖滾精神」

不經不覺,創辦公司寫手機App,已經十年。這十年來可謂跌跌撞撞,摸著石頭過河。而創業的其中一種挑戰,就是每天都會面對從未遇過的狀況,然後被逼攪盡腦汁,想出最具創意、最有效率的方法去解決各種出乎意料的難題。

為公司聚集最好的人才,就是創辦人最重要的使命

營運公司越久,公司人數越多,就越覺創辦人的時間和能力有限。

畢竟一天只得24小時,就算創辦人每天只睡四小時,其餘時間都用來寫程式,其他各種各樣的工作也得靠伙伴完成。更何況,今時今日已經不是靠個人能力和刁鑽創意便可以寫出能滿足大眾需求的App了。

Startup的初心與現實

早前到中大為MBA課講一堂guest lecture,教授希望我不要一味講自己的威水史,反而想多聽我創業路上遇到的挫折和失敗。

我心諗,「呢個題目一個鐘點夠時間講」。於是只重點講一個主題,就是「初心 vs 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