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join the Navy . . . if you can be a Pirate? - Steve Jobs

Category: 創業日誌

TIPS-融合矽谷文化與本土精神的創業計劃

香港近年不斷出現各種各樣支持創業的社群,當中和科技Startup有關的尤其熱鬧,有次和一眾創業朋友提起此事,我們發覺香港欠缺一個有矽谷創業精神的本土創業生態圈,於是便有了創辦TIPS的想法

在香港搞Startup並不是外國人的專利

在香港搞Startup的朋友,都會參與一些Startup社群,希望找到同路人互相幫助或分享創業經驗。而香港幾個比較有規模和重要的Startup團體,例如Startups HKTIENestThe Hive等,都是由外國人創辦及主導的。就算到了今天,由本地人主導的Startup社群仍然很少,比較著名的就只有CoCoon

一封沒有向馬雲寄出的公開信:阿里巴巴如何抄襲香港Startup的創意

馬雲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講座,名為「馬雲與青年有約:從夢想到成功創業」,作為香港Startup的一份子,我當然亦應邀到場。當晚重點除了有馬雲和大家分享創業心得,亦同時宣佈成立「香港青年企業家基金」,出資10億元支持香港年輕人「在阿里旗下平台上創業」,比起香港政府計劃推出的青年創業基金還要大手筆。

Startup需要怕別人抄橋嗎?

在Startup的世界,有一條金科玉律:「創意不值錢,執行最重要」。意思就是不論idea有多好,只有能夠成功推出吸引到用戶的產品,才算得上是一間有價值的Startup。

InnoLab:四天工作週是否真的可行?

大概兩個月前,我在公司推行了一項很大膽的計劃,我們叫這個計劃做InnoLab。簡單來說,就是容許同事每週用一天辦工時間來製作自己喜愛的產品,同事在這一天無需做公司指派的工作,當項目有初步成果,我們會成立一個三至四人的小型團隊,專責開發這個產品,期望可以spin-off出一間新公司,而發明這個產品的同事將會擁有新公司的部份股權。

香港書展:港漫.o靚模.電子書 - 全屬過眼雲煙?

香港書展由1990年開始至今已經有23年歷史,在1998年以前,流行小說和香港漫畫都是書展的一大亮點。每年設計最浮誇、規模最龐大、人龍最長的展位,一向都是港漫出版社如天下和文化傳信等。為了爭買限量港漫產品,更曾經發生轟動全港的「逼爆玻璃」事件。99年以後,主辦方不再接受漫畫出版社參展,香港書展的在公眾眼中的印像,開始漸漸變得模糊。

搵人寫App要幾錢?

(按:本文寫於2013年,內容與數字可能和現時市況有所出入,敬請讀者留意,最新情況請參考2020年版本

李根興(Edwin)是我在創意創業會(IEA)的前輩,我和很多朋友都有追看他的「李根興創業之友」Facebook Fan Page。他公司最近推出了〈創業達人〉Android App,在Facebook分享了手機Apps製作的經驗,因為我正在經營這門生意,「寫App要幾錢」這個問題幾乎每天都要答幾次,所以想趁此機會和大家討論一下。

StartLab有感:要做,就做最好的App

今天參加了StartLab.HK(香港創業實驗室)的開幕禮,Keynote主講嘉賓是王維基先生(Ricky Wong)和黃岳永先生(Erwin Huang),兩場演講都非常精彩,對於做Startup的朋友相信會有很大的啟發。

InnoLab:每週四天工作的Startup革命

有沒有想過有公司一週只工作四天,第五天可以隨自己喜好做自己熱愛的事?

答案是有的,最著名的就是Google 20 Percent Time ─ Google的工程師,80%時間做核心業務相關的工作,餘下20%可以自由發揮,做一些自己喜歡,而又可以為Google用戶增值的創新產品。在這個計劃下研發出的眾多產品,當中包括了Gmail、Adsense、Google Reader等,後來都成為了Google的業務核心。結果:20%的時間,產生了Google 50%的收入。

我的承諾只有兩個:做得到、做得好

近日再次出廣告招聘新人,在面試的時候,也會順便問一下其他公司的工作情況,聽罷,真有點覺得自己不是做生意的。

我現在才知道有公司的指定工作時間是朝9晚7,而當我問到這樣的合約為何還會簽,答案是合約上根本沒說明,辦公時間是入職後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