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社會

生於時代夾縫中的毛記電視
毛記電視舉辦「勁曲金曲分獎典禮」,反應超乎想像的熱烈,不少朋友都為此提早放工回家收看電視直播,更有市民(是「市民」,不是「網民」,因為現今世代,網民就是市民)於中環、沙田等露天場地,自發舉辦直播晚會,各處均有幾百名市民參與,共同見證這次「城中盛事」。

明報〈星期日WorkShop〉-Startup 讓增長爆炸
2015年3月1日-明報副刊-科網世代~ 矽谷style(三)﹕startup 讓增長爆炸
【明報專訊】攤開報紙,看來踏入了公布業績的季節,下筆這天,友邦純利升22%、創興升42%、中電升85%,龍頭大哥和黃最威水,升幅超過一倍。這聽上去很誇張,但原來這種幅度一點也不算爆,近年從矽谷席捲至香港的科網初創企業,(即是人們常說的「startup」),做出的增幅或許跟和黃一樣,但卻不是以年計,而是以月計、以周計;累積下來,一年的增長線,是戲劇化的垂直向上爆升的「爆炸性增長」。傳統公司那種穩步上揚「好業績」,在科網世界中,幾乎等於失敗。

不讓《主場新聞》以《立場新聞》重生的理由
數月前,《主場新聞》突然宣佈即時結束,網上輿論矛頭直指老闆蔡東豪,不少市民和讀者都認為蔡東豪欠《主場》支持者一個交代。《主場》關門後,大量新網媒成立,希望能夠接收前主場博客,或取代《主場》的位置。而一班熱心的前主場員工和博客亦組織了《主場新聞博客群》,用最有限的資源,提供平台讓一班前主場博客繼續發聲。

發牌給王維基是為了拯救香港的競爭力
台灣導演九把刀,經常在他的Facebook貼出他在電視看重播的90年代港產電影,每次都會讚不絕口。而有趣的是,香港華語電影票房最高紀錄,卻是九把刀導演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