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 join the Navy . . . if you can be a Pirate? - Steve Jobs

Category: 社會

生於時代夾縫中的毛記電視

毛記電視舉辦「勁曲金曲分獎典禮」,反應超乎想像的熱烈,不少朋友都為此提早放工回家收看電視直播,更有市民(是「市民」,不是「網民」,因為現今世代,網民就是市民)於中環、沙田等露天場地,自發舉辦直播晚會,各處均有幾百名市民參與,共同見證這次「城中盛事」。

黑暗原力與狼性覺醒

在大陸和台灣創業圈中,現時最火熱的題目,是「狼性文化」。這個思潮的震撼力,比起一百年前興起的「厚黑學」可謂不遑多讓,相信足以影響中國人往後的一百年的發展。

TIPS-融合矽谷文化與本土精神的創業計劃

香港近年不斷出現各種各樣支持創業的社群,當中和科技Startup有關的尤其熱鬧,有次和一眾創業朋友提起此事,我們發覺香港欠缺一個有矽谷創業精神的本土創業生態圈,於是便有了創辦TIPS的想法

明報〈星期日WorkShop〉-Startup 讓增長爆炸

2015年3月1日-明報副刊-科網世代~ 矽谷style(三)﹕startup 讓增長爆炸

【明報專訊】攤開報紙,看來踏入了公布業績的季節,下筆這天,友邦純利升22%、創興升42%、中電升85%,龍頭大哥和黃最威水,升幅超過一倍。這聽上去很誇張,但原來這種幅度一點也不算爆,近年從矽谷席捲至香港的科網初創企業,(即是人們常說的「startup」),做出的增幅或許跟和黃一樣,但卻不是以年計,而是以月計、以周計;累積下來,一年的增長線,是戲劇化的垂直向上爆升的「爆炸性增長」。傳統公司那種穩步上揚「好業績」,在科網世界中,幾乎等於失敗。

不讓《主場新聞》以《立場新聞》重生的理由

數月前,《主場新聞》突然宣佈即時結束,網上輿論矛頭直指老闆蔡東豪,不少市民和讀者都認為蔡東豪欠《主場》支持者一個交代。《主場》關門後,大量新網媒成立,希望能夠接收前主場博客,或取代《主場》的位置。而一班熱心的前主場員工和博客亦組織了《主場新聞博客群》,用最有限的資源,提供平台讓一班前主場博客繼續發聲。

主場博客何去何從?

主場新聞突然宣佈結業,震憾全城,無論網媒還是紙媒,都在無間斷的報導和評論,而一眾以主場新聞為發文渠導的主場博客,更自發建立「主場新聞博客群」,試圖繼續將主場新聞傳承下去。

發牌給王維基是為了拯救香港的競爭力

台灣導演九把刀,經常在他的Facebook貼出他在電視看重播的90年代港產電影,每次都會讚不絕口。而有趣的是,香港華語電影票房最高紀錄,卻是九把刀導演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

贏在終點線

一句好的口號通常容易入腦,亦會成為人們掛在口邊的口頭蟬。近年不知是誰發明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這種怪論調,聽起來滑稽得就像補習社或Playgroup的宣傳口號。

生仔要像誰?

尹思哲飲咖啡,話題離不開Startup的人和事。因為蔡東豪昨天的文章提起,所以我們又談到黃雅麗(Leona)所寫的「生女要似趙海珠」。

最幸福的一代香港人

我常認為,生於70年代的香港人,是最幸福的一代。

我們成長的80年代,是香港最燦爛、最華麗的時代,也是創意最澎湃的時代。其時粵語流行曲漸趨成熟,承接著羅文的金光燦爛、許冠傑的創意出格,由譚詠麟、張國榮、梅艷芳等為首的巨星,領導著樂壇進入百花齊放的音樂盛世,然後再引領出四大天皇氣派非凡的新時代。